達文德拉古拉頓是印度(India)種姓的名稱。這種姓的成員聲稱他們擁有這名字,因為他們是提婆(Devas)之王主宰因陀羅(Lord Indra)的後裔。這個種姓的族人大多從事農業,他們也被稱為帕拉族(Palla)、帕拉爾族(Pallar)、庫達姆巴爾族(Kudumbar)、潘納迪族(Pannadi)和達文德拉古拉.維拉拉爾族(Devendrakula Vellalar)。達文德拉古拉頓族也被稱為「馬拉爾」(Mallar),意即勇士。族人屬莫文達爾[Moovendar,即哲羅(Chera)、注輦(Chiola)及潘地亞(Pandiyas)]三位王的根源。雖然這種姓的族人聲稱其起源的優越性,他們卻被列入表列種姓(scheduled caste),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中葉,許多成員成為農奴和合約農工。
達文德拉古拉頓族住在泰米爾納德邦(Tamilnadu)、安得拉邦(Andhra)、喀拉拉邦(Kerala)、卡納塔克邦(Karnataka)和斯里蘭卡(Sri Lanka)。
日常活動展示了族人從遠古時代而來的豐富遺產。該社群的人擁有名為潘查亞特(Panchayat)的鄉村自治政府,村內的寺廟,理髮師、多臂提花織物師、醫生等都設有特別祭司。族人也有自己的寺廟,被稱為君王廟。他們也是村落寺廟的祭司,寺廟單單為他們所擁有。在遠古寺廟裡,如佩魯爾(Perur)、薩馬耶布拉姆(Samayaburam)、蒂魯內爾維利(Tirunelvelli)等,這社群的領袖被遷到古老的寺廟參與慶祝活動,會坐在有白傘覆蓋的大象上、演奏喇叭和鼓、在廟會節日給予第一等的尊重,並被要求在寺廟篷車(Thear)列隊行進前觸摸車隊。這些特權只是遠古的泰米爾國王擁有,傳承給他們的後裔,延續至今。這些遠古寺廟的祭司接受並同意達文德拉古拉達爾(Devendra Kulathar)的祖先是遠古泰米爾國王──哲羅、注輦、潘地亞和帕拉瓦斯。
擁有權文件(一五○○年期間簽署的產權契約)顯示帕拉尼穆盧幹寺(Palani Murugan Temple)和眾多古廟屬於達文德拉古拉頓族。這些古廟由遠古的泰米爾國王建造,因這些文件和相關寺廟給予這社群的尊重,架構起古代帝王和達文德拉古拉頓族社群之間的關係。石經(Kalvettu)和一五○○年代寫成的碑文聲稱達文德拉古拉頓族是潘地亞王朝的後裔。
如今達文德拉古拉頓族社群被列入表列種姓的地位。他們不喜歡這點,因為他們是莫文達爾的後代,故希望地位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