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印度(India)大部份民族,浩族被歸類為高加索人(Caucasian)。大部份族人居於印度比哈爾邦(Bihar)南部焦達訥格布爾高原(Chota Nagpur Plateau)的森林地區。另有族人住在奧里薩邦(Orissa)北部及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孟加拉(Bangladesh)、尼泊爾(Nepal),所有地區座落在印度東北部角落附近。由於族人操浩語[蒙德爾語系(Maunder)內的拉合爾方言(Lahore)],故他們會與相同語系的族群如印度的聖德族(Saints)和蒙特族(Mounds)歸屬在一起。
「浩」意即人。根據浩族的信仰,所有其他族人皆被視為外來者或外國人,而非真正的人。這或許可解釋他們的獨立和有時有孤立主義的特質。一些外來者曾統治浩族,如英國人(British)和穆斯林,但族人極其獨立的個性使他們能成功遠離印度教主導的管治。
即使約三份之一的浩族跟隨印度教信仰系統,但他們視自己為獨特的部落,而非印度種性的一部份。有別於組成印度的百份之七十八的印度教教徒,他們會吃肉和喝米製啤酒。
這部落的文化與大自然世界連在一起。他們在森林環境最感自在,當中供應他們許多生活所需。他們以植物的根、葉和花,以及草、水果、果實、漿果、磨菇和蠶繭作食物、貿易或醫藥之用。族人的主要農作物是稻米,以此發酵釀製啤酒。開採在泥土下面找到的礦產是鄰近城市新近發展中的工業的基礎。
村落由酋長帶領,負責解決糾紛和管理租金。房子通常以泥土和棕櫚樹或其他樹木的葉子搭建而成。宴會或節期標誌著每季結束或新季的開始。主要的宴會被稱為「結盟宴」,於每年收割後舉行,歷時約兩個月,包括唱歌、跳舞和喝酒。所有責任和盟約已完成,直至新一年為止。
族人常於節慶時候結婚。傳統上,浩族婚禮會於新郎的家人支付聘禮時舉行。然而過去數年,嫁妝(新娘的家人給新郎現金或禮物)已開始取代聘禮。
浩語《新約》已被印刷,部份差傳機構現正於其中作工。雖然正致力向浩族佈道,但他們的回應很低──只有極少比例的基督徒,故極需要進一步禱告和佈道。
大部份浩族是信奉萬物有靈教(相信非人類物體有靈體),他們敬拜宗族神明,如蛇或猴子,並透過巫師或催眠接觸靈體。族人相信世上充滿靈體(bongas),並存在於自然界的物體上。肉和啤酒作為給靈體的祭物,因牠們可為不安撫牠們的人帶來疾病和不幸。當有人敬拜靈體,該靈體便成為其導師,這人則成為薩滿(醫療者或祭司)。祭司會祈求村內的「守護靈」照管浩族的活動,保護他們遠離邪靈。
浩族相信人的影子是他的特質、他的性格,它會隨著人生成長和發展。這影子永遠不死,但人死後,其影子會返回自己的屋內,與其他「家族死者」住在其中。這些「家族死者」視乎被尊重程度來幫助或打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