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
India
阿瓦希.白斯瓦利族
Awadhi Baiswari

 

 

簡介

印度(India)屬多種族、語言、宗教和社會階級的混合體。因著這多元性,故極難充分地描述任何單一族群。當地人口逾十三億,世界人口排名第二,僅次中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可被分為四個主要區域:喜馬拉雅山(Himalayas)、北部沖積平原地區、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以及加特山脈(Ghat Mountains)的東部和西部。多個地理特徵令當地出現季節性和地區性的多變氣候,涵蓋從熱帶到溫帶的極端。

阿瓦希.白斯瓦利族處於這複雜性之中。他們主要居住於比哈爾邦(Bihar)、中央邦(Madhya Pradesh)、北方邦(Uttar Pradesh)、坎普爾(Kanpur)和德里(Delhi),其語言屬印度-雅利安語系(Indo-Aryan)。

生活與文化

大部份印度人口居於鄉村地區,並以一些務農方式維生,當中許多農夫的收成僅夠糊口。農地極為細小而分散。飼養牲畜是他們經濟的重要特色,特別是長角牛、水牛、馬和騾子。但受印度教影響,這些動物幾乎只用作搬運重物而非肉食來源。

印度教共有七個聖城,而阿瓦希族居住的北方邦包含了其中四個:赫爾德瓦爾(Haridwar)、馬圖拉(Mathura)、瓦拉納西(Varanasi)和阿約提亞(Ayodhya)。許多印度教教徒相信阿約提亞是羅摩神(Rama)的出生地,他是宇宙守護神毗濕奴(Vishunu)的第七個化身。其他阿瓦希族住在農業城邦比哈爾邦,他們主要種植大麥、玉米、稻米、甘蔗和小麥。

印度文化主要以印度教為主導,許多印度教習俗,包括牢固的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影響廣泛。「種姓」基本的意思是品種、種族或種類。印度社會分為多個階級種姓,他們一般與同族通婚(與同種姓人士結合)。種姓可根據職業或親屬和世系劃分,但也有例外。然而種姓在印度社會架構十分重要,以致在各層面佔優勢,但不包括部落人口。現時不清楚阿瓦希族確實屬哪個種姓;故不足以描述其獨特的生活習慣。

宣教障礙

作為主要語言族群之一,阿瓦希族已擁有其語言的《聖經》和〈耶穌傳〉電影,但族內只有少數基督徒。這些信徒需要門徒訓練材料,以激勵和堅固他們的信仰之路。仍需要代禱和宣教事工,使福音進到阿瓦希族當中。

信仰

阿瓦希.白斯瓦利族多為印度教教徒,他們跟隨基本的印度教習俗和傳統。約於主後一二○○年才出現印度教一詞,但難以清晰界定是印度教教徒信奉的是甚麼。這宗教沒有創立者、先知和教導架構。它像生活模式多於神學理念;像哲學多於宗教。相對於西方普及的信仰,印度教並非古舊而牢固的信仰體系,較像一個每數百年經歷重大改變的習慣、風俗和信仰。

大部份而非全部印度人相信一位至高者。部份人尊重所有生命,並只吃蔬菜;但其他人在廟宇內高興地吃祭牲的肉。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宗教是高度個人性的;對另一些人則屬非個人性的。大部份印度人敬拜婆羅門(Brahmin,創世之神)、濕婆神(Shiva,破壞之神)、毗濕奴(保護之神)和女神沙克蒂(Shaktri),還有其他次要的神明,以至神明的化身、配偶或後代。印度教少數的共同特色之一就是相信死後輪迴再生的信仰。

禱告事項
  • 求神早日使用阿瓦希族信徒向其族人彰顯耶穌的愛。
  • 求神興起禱告團隊,以敬拜和代禱衝破這片土壤。
  • 求神為阿瓦希族教會帶來復興,榮耀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