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支亞族居於印度(India)南部喀拉拉邦(Kerala)叢林區,他們是當地最早的已知居民。族人主要分散於坎努爾(Cannanore)和泰米爾納德區(Tamil Nadu)地區。雖然許多族人操馬拉雅拉姆語(Malayalam),但庫里支亞語才是他們的語言。有指他們的族名來自「庫里」(kuri)一詞,意即他們掛在額上和胸前的檀香。
庫里支亞族是首批瓦亞納德山(Wayanad hills)的移民,並定居成為西部地區的首批農夫。穆斯林和英國人進入該區時,族人起來反抗,可惜他們敗於英國的強大武力之下。
印度的種姓或社會階級非常複雜。印度人極之重視此體制,並遵行如儀,但庫里支亞族視自己較最高種姓的婆羅門(祭司和學者)更高。
庫里支亞族在細小的農地上,種植胡椒和幾種商業農作物。雖然他們以農夫為主,但他們同樣是出色的弓箭手。除了進食自己種植的農作物之外,族人也會吃肉。部份族人必須在政府提供的土地上工作,其餘的則被迫到叢林伐木和出售木材以維持生計。
庫里支亞族聲稱自己比其他印度種姓更尊貴,部份原因出於他們當中沒有乞丐這事實;其社會不能忍受任何族人處於赤貧。由於族人以大家族群居,貧窮的庫里支亞族有可能從中找到食物和棲身之所。
一名典型庫里支亞族的堅強信念會令一名偶然出現的觀察員感驚訝。他們非常關心保持自己的純潔,若他們的房屋被外人觸摸,會被焚毀。若完成旅程回家,他們會洗澡清潔自己後才進入家中。非庫里支亞族接觸過的食物和食水,他們也不會進食和飲用。到訪鄰近的村莊時,他們會避免吃東西。觸犯飲食規例者將被趕逐。
巫師是庫里支亞族最具權力的成員,他在偶像面前進行的儀式中被選為村落首領。當族群內某人進入催眠狀態和亂舞,庫里支亞族相信這徵兆證明他就是神明選出的領袖。這人會在腰間佩戴銀刀(曾由其前任佩戴),肩負起帶領部落的責任。
庫里支亞族的明顯特徵之一就是他們傳統上遵行母系社會制度。一九七○年,他們是阿薩姆邦(Assam)以外唯一一個仍然跟隨此制度的印度社區。由於族內的保守主義根深柢固,而且他們在瓦亞納德山上與世隔絕,故他們的社會仍能保持此傳統。
庫里支亞族與當地其他族群也有許多共同點,包括傳統的額髮、房屋模式、裝飾、獻祭方式、遵行薩滿教儀式(精靈主義的一種)和親屬專門用語。
庫里支亞族需要更多宣教士在當中居住和作工,必須告訴這族群,公義只透過耶穌基督而來。
沒有一個印度族群與庫里支亞族對信仰一樣虔誠。他們是印度教教徒,其至高之神是濕婆神(Shiva)──「毀滅之神」,他們同時亦敬拜自己的部落神明,以至多種神明和魔鬼。雖然他們的信仰或許像婆羅門一樣精深,但其宗教儀式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