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Arab)一詞通常讓人想到穿白袍的貝都因人(Bedouins)騎駱駝穿越沙漠的畫面。然而,這畫面並不完整。超過兩億五千萬阿拉伯人佔了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口,他們代表著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多樣化及最有政治影響力的穆斯林族群。
雖然有好幾個特徵辨罰一個人是否真正的阿拉伯人,但最顯而易見的特徵是:以身為阿拉伯人感自豪。他們在外觀、居地和宗教方面差距頗大;不過,操阿拉伯語的能力(或阿拉伯方言)與認同阿拉伯文化傳統,也許是兩個最重要的元素。
現代阿拉伯世界的傳統觀念已經改變。這可以歸因於承受城市化、工業化及去部落化(de-tribalize)的壓力。今天,已經甚少阿拉伯人於沙漠放牧維生;舉足輕重的阿拉伯社區幾乎出現於西方世界每個角落。約有二萬五千阿拉伯人居於剛果民主共和國。
很難充分地描述阿拉伯文化,因為它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幾個世紀以來,他們經歷了一些輝煌時代,但艱苦處境更多。
如今,許多阿拉伯人居住在城市和市鎮中,導致傳統家庭和部落的紐帶瓦解。婦女和男子一樣,有更多接受教育和就業機會,此情況加上其他變化在社會中創造了一個新的中產階級。
散居的阿拉伯人社群正好嵌入這新的中產階級的範疇,因為他們已很大程度上向西方文化開放,他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已有極大轉變,故此他們正經歷張力。
對於大多數散居各地的阿拉伯人來說,他們有更多就業機會,這對改善惡劣生活條件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這也削弱了傳統的家庭聯繫。婦女有更大的自由離開家庭,被安排的婚姻少了,要求順應傳統宗教習俗的社會壓力也減輕了。
相比生活於傳統沙漠地區或村莊的阿拉伯人,散居各地的阿拉伯社會結構非常複雜。今天,大多數散居各地的阿拉伯人認同所在國國籍身分,而非部落從屬關係
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雖然政治統一仍是一個夢想,但阿拉伯語仍是最大的共同連繫。為了努力保存他們的原本語言,阿拉伯人一直保留著兩種阿拉伯語。第一種是古典阿拉伯語,這是整個阿拉伯世界中口頭和書面上通用的宗教和文學語言;第二種是阿拉伯口語,這非正統的口語,因應地區與地區之間各個方言不盡相同。兩者都在受過教育的阿拉伯人使用。
他們也有相似的做法來保留其他文化傳統,例如替孩子改名。遵照習俗,阿拉伯小孩的名字需要反映阿拉伯人生活三大元素:親屬、家庭及宗教。因此,男孩或擁有一個名字,如「穆罕默德.伊本.易卜拉欣.艾.哈姆扎」(Muhammad ibn Ibrahim al Hamza),「穆罕默德」代表其宗教名字;「伊本.易卜拉欣」是其父的名字;「艾.哈姆扎」意即他來自哈姆扎的村落。也會給女孩類似的名字,即使出嫁後亦會保留原有的名字。這反映阿拉伯穆斯林的傳統──儘管女人要順從男人,她們仍保留自己的身分、獨立的法律權利及家庭聯繫。
男孩割禮在阿拉伯人中一直是普遍做法,這儀式約在七歲時進行,用以慶祝男孩正式加入宗教群體。除非在極少數隔離的地方,否則女孩極少行割禮。
在早期的伊斯蘭教時代,阿拉伯人身分意味著所有阿拉伯人都是同一位男性祖先的後裔。因此作為阿拉伯人帶來了認同、榮譽及一些特權。
公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Mohammed)首先向阿拉伯人宣揚伊斯蘭教信條,他的繼任者迅速地到處傳播真主的話。阿拉伯人所到之處都留有阿拉伯文化的元素,包括他們的宗教。
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歷史聯繫依然很強,今天,大多數阿拉伯人是穆斯林,屬於一些不同的教派:什葉派(Shia)、阿拉維派(Alawi)、宰德派(Zaidi)及遜尼派(Sunni)等。遜尼派穆斯林為主要群體。
原教旨主義穆斯林直言不諱地反對基督教。需要許多禱告來打破阿拉伯人與耶穌之間的藩籬。
現時已有不同阿拉伯方言的福音材料,但由於此族群遍布甚廣,故一定要作出更大努力才能有效地服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