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舟曲)族雖被歸入藏族,但他們與白馬族和藏(鉢盂)族等其他甘肅南部的族群一樣,屬於獨特的民族語言族群,擁有自己的語言和習俗。
藏(舟曲)族的歷史悠久。一位中國作家表示:「他們的祖先逃避對戰爭的恐懼(1127~1279年的南宋時期),最後定居此地和鄰近地區,數代皆在此處繁衍。」
藏(舟曲)族的房子屬單層建築,以泥、石頭和木建成。由於缺乏平地,「幾乎每家每戶都設有一個多用途平臺……有些人走出自己的家門時,實灸上已站在鄰居的屋頂上。」通常在每年農曆五月,藏(舟曲)族的男性會慶祝插箭節,女人不准參與。男人會騎馬到山頂,並在頂峰插上禱文經幡。「一名備受部落敬重的長老主持獻祭儀式,每人輪流將糌粑、黃油、大麥和茶放在堆疊成一摞的柏樹枝上,然後點火焚燒,這是獻給山神的祭物。」
藏(舟曲)族從未聽聞福音,幾乎沒有任何族人認識基督教。區內沒有信徒群體,在他們悠久的歷史中,也沒有任何宣教活動的記錄。
藏(舟曲)族屬多神論者,他們相奉佛教前身的苯教,當中相信眾山為聖。他們相信最高的山上生活著大能的惡魔,「他們向山神祈求願望成真,例如和平、安定、家畜興旺和五穀豐收。」插箭節的來源眾說紛紜,其一傳說指「某位尊貴和具名望的男人死後,被眾神明發現他太壞不配進天堂,但也太好不配進地獄。因此他返回人間,卻帶來極大傷害,且擾亂民眾的和平。後來一位活佛同情他,將他安置在山上,引導他棄惡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