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羅布泊族已被正式列入維吾爾族,「他們在語言和外觀上與維吾爾族有別,看起來更像蒙古人。」現有四萬三千名維吾爾(羅布泊)族居於中國。
維吾爾(羅布泊)族被「認為是古代樓蘭人的後裔……他們的祖先居於羅布泊,從事捕魚和狩獵。羅布泊在幾十年前乾涸了,他們被迫遷往米蘭定居。」當年馬可.勃羅(Marco Polo)到訪如今已深埋沙土下的古城洛浦,他指出:「惡水苦泉眾多,但有些地方的水質很好,而且甘甜。當軍隊穿過這國家,若是充滿敵意,族人便帶著妻兒和牲畜走兩、三天的路程到沙漠荒地,走到他們知道有水、他們可在那裡生活的地方。」
七個世紀以前,馬可.勃羅描述塔克拉瑪干沙漠(Taklamakan Desert)對迷途旅客的影響。「當一個人夜間乘騎橫越沙漠,有些事會出現令他不斷徘徊,又會與同伴失去連繫……他聽到靈體仿似他的同伴一般說話,有時甚至會叫他的名字。這些聲音常會令他迷路,再也沒法找到路,導致許多旅客失蹤和死亡。」
維吾爾(羅布泊)族在幾個世紀前改信伊斯蘭教,但他們仍保留許多昔日安撫靈體的儀式,包括拜太陽、月亮、星星和風。
居住在羅布泊荒蕪地區的族群中並沒有基督徒。從八至十三世紀,涅斯多流派傳教士在絲綢之路一帶的鄉鎮建立教會,但所有相關記憶及信息早已被湮沒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