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羅(彌撒撥)族是中國最大的西部彝族分支。現在的巍山縣和南澗縣,直至一九五○年代為止,為一行政區,稱為蒙化區。自唐代初期(AD618),蒙化的居民主要是臘羅族,故臘羅(彌撒撥)族常被鄰近族群稱為蒙化族。這族群有兩個以其語言命名的自我稱號:臘羅和彌撒撥。臘羅表示民族身分,彌撒撥則表示其所屬區域。「這些人自古以來一直是『來自彌撒地的臘羅族』,除此以外,他們心目中別無其他身分,更不屬『彝族』。」約有六十七萬一千名族人居於中國。
雖然族人自八世紀起已成為蒙化區的主要居民,至清初(1644),臘羅族人口只佔該區的百份之七十。十八至二十世紀期間,漢族大規模移居該地,導致臘羅族在家鄉變成少數族群,迫使許多族人首次進入山區尋找庇護,以保留本身的文化和身分。
巍山縣的臘羅族在農曆二月初八慶祝樹王節,居民齊集圍繞矗立於村外的一棵樹,並獻上小黑豬作祭牲,豬的門牙獻給樹的精靈,再將豬的其餘部份煮熟,由唱歌讚美樹神力量的人分吃。
臘羅(彌撒撥)族大多信奉萬物有靈教。農曆二月初五,他們舉行喚回稻米精靈的儀式,一名年輕男子披上羊皮,負責與精靈聯繫,他揮動鞭子,劈啪作響,又和朝山丘呼喊。如果聽到回音,精靈被認為已進入他們當中。在巍山縣巍寶附近地區的臘羅(彌撒撥)族信奉道教,那是數世紀前傳自中國人的信仰,有些臘羅(彌撒撥)族更成為道士。
未能確定基督教在臘羅(彌撒撥)族傳播的範圍,但可以肯定當中有少數基督徒,他們主要在已被同化的臘羅族中。然而這個族群大多未聞福音,與基督徒群體沒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