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臘魯族加上「新平」,將他們與中國南部的臘羅族區別開來。臘魯族多個分支雖都被官方納入彝族之內,但他們除了名字之外,幾乎沒有共同之處,而各分支均有不同的語言和習俗。賈明.佩爾基(Jamin Pelkey)曾談及這族群:「臘魯族的自我身分意識強烈,並從不自視為彝族一部份,所以臘魯地區的其他族群也不認為臘魯族屬於彝族。」
臘魯(新平)族被認為是哀牢山的最早期居民。數世紀以來,族人受漢族、哈尼族和傣(宏金)族的文化影響多於彝族。
臘魯(新平)族熱愛音樂,他們喜歡聚在一起來頌唱傳統歌曲和演奏民間樂器。每逢農曆二月的公牛節,臘魯(新平)族便舉行歌唱比賽。勝出的年輕男女被視為族內最受歡迎的結婚對象,自那時起,他們會被潛在追求者所追逐。
新平縣漠沙區的傣(宏金)族內有一家以傣語敬拜的教會,部份也懂漢語的信徒向鄰近的臘魯(新平)族傳福音,故現時新平縣的臘魯族約有一百五十名信徒,分別於兩家教會內聚會。居於墨江和元江的卡多族與碧約族的信徒或許影響當地的少數臘魯族。一九九八年,臘魯(新平)語有聲福音材料首次面世。
歷代的臘魯族均為多神論者,他們敬拜不同的神明、鬼魂、惡魔和脫離肉身的靈體。他們相信人死後會因應生前的品德而變成善靈或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