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哈拉帝國(Mahratta Empire)是印度(India)次大陸上的一個古代王國。起始於一六七四年,終結於一八一八年,其鼎盛時期的疆域曾覆蓋整個印度北部。在莫臥兒(Mughal Empire)皇帝奧朗則布(Aurangzeb)於一七○七年去世後,瑪哈拉帝國大幅擴大其疆域,僅在一七六一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Third Battle of Panipat)中戰敗。隨後,帝國改為邦聯直至一八一八年馬拉塔戰爭(Anglo-Maratha War)中敗給英國(United Kingdom)而滅亡。
瑪哈拉戰士希瓦基(Shivaji Bhosale),在十七世紀時以游擊戰術抵擋了皇帝的統治,因而被尊為民族英雄。瑪哈拉族以游擊戰術著稱,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算是少數族裔,但在卡納塔克邦北部的瑪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他們則是多數族裔,所用語言是瑪拉提語(Marathi)。
在斯里蘭卡(Sri Lanka),現時約有四百名瑪哈拉族居住。
瑪哈拉族是印度一重要族群,佔印度總人口的5%。他們工作於不同界別,包括政界、警界、教育界和軍界。但大多數是農民,屬農村社會的上層階層。他們在瑪哈拉擁有自己的土地,有非常豐足的經濟作物和糧食。
在婚姻方面,瑪哈拉族比其他印度群體較自由,他們可自由選擇配偶,但對方必須是婆羅門或瑪哈拉族。
瑪哈拉族也許會對其他文化抱有一點點寬容的態度,但他們認為自己屬上層階級,比較優秀,因此他們會瞧不起其他族群,也不會用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
瑪哈拉族幾乎清一色是印度教教徒,抗拒伊斯蘭教與外來事物。最諷刺的是,他們最早的文法和字典卻是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的作品,他是第一位去印度的英國宣教士。目前已有瑪哈拉語《聖經》譯本與〈耶穌傳〉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