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曼尼普爾人生活於印度的曼尼普爾邦。在緬甸,也居住了約一萬名曼尼普爾人。緬甸邊界內超過一百三十多個族裔群體,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曼尼普爾人於緬甸東北部邊境接壤中國雲南省的湄公河流域山間居住。
雖然沒有有關緬甸曼尼普爾族群的確實起源資料,但有傳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國北部平原南移的遊牧民族,也有人認為他們的根源來自西藏。曼尼普爾人被認為在血緣和文化上與中國有很大的淵源,有傳曼尼普爾王室來自于中國的商王朝。而曼尼普爾民間一直維持著對龍的崇拜,相貌和中國人也有點相似。
有關緬甸曼尼普爾人的生活及文化資料頗為缺乏,他們的文化、家譜和祭祀習俗主要靠口頭傳統,一代代傳承。但也可從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兩支族群,哈尼族(Hani)和阿卡族(Akha),了解他們的生活。哈尼族和阿卡族都是優秀的稻農,採用不同的方法改良農業,也開始發展養飼牛隻產業。但曼尼普爾人仍然採用傳統的"刀耕火種"方法務農,不太願意改變。他們沒有大規模社區,一般以幾個家庭為一小群組聚居一處,群組與群組之間的居住地方相距也較遙遠。
曼尼普爾族為父系社會,家庭以父親或大哥為首作決定。年輕人可自由選擇其婚姻伴侶,但也必須得到父母同意。婚禮儀式因應各區的習慣也有所分別,但一般新婚夫婦婚後會在女方父母家中生活三到四年。傳統上,婦女都是在照顧嬰兒及紡織棉布,女性的地位取決於她有多少兒子和孫兒。
曼尼普爾人喜歡編織、 棉紡織、印染等手工藝品。他們的民間藝術也相當發達,有很多口頭傳下的民俗藝術以及民間故事,也有描寫關於婚姻和其他習俗的詩詞,這些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學價值。
他們多數是印度教徒,有部份是穆斯林,也會供奉傳統部族崇拜的神靈,例如崇拜水、火神靈。曼尼普爾人非常抗拒改變,特別在宗教領域方面。現時雖然有曼尼普爾語的全本聖經翻譯本及「耶穌傳」電影,但他們不太接受外人向他們傳福音,也恐懼接受福音後會受族群的抵制。在緬甸,只有大約1.7%的曼尼普爾人接受福音成為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