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布族來自婆羅洲(Borneo)中部,約有二千八百人。他們很可能是最早定居於巴拉姆河[Baram River,砂拉越州(Sarawak)第二大河流域]的其中一支部族。他們屬肯雅族群(Kenyah)的其中一系。
拉吉布族與諾鲁族(Narum)和巴剛族(Bakong) 關係密切,與鄰近國汶萊的白拉狄族(Belait)和都東族(Kiudang)更像兄弟族群一般。
拉吉布族使用吉布語(Kiput),與諾鲁族、白拉狄族及柏拉彎族(Berawan)的語言有相通之處。
像大部份砂拉越原住民,他們沿河生活,建設長屋居住。近年,巴拉姆河常有河水泛濫情況發生,族人希望能計劃搬到較高的位置居住。
他們以種植水稻、捕魚、參與小賣買為生。一些曾接受教育的族人會到政府部門工作,或到油公司及其他私人機構打工。當中有部份族人還會到汶萊尋找就業機會,特別是年輕人,他們都希望到城市打工。事實上已有相當多的族人已到汶萊工作並獲得永久居民身份。這對拉吉布族是一大損失,因為遷移並獲得他國永久居民身份的族人會失去拉吉布族的身份和權利。
拉吉布族亦希望能夠像其他種植棕櫚油的地區一樣,擁有土地發展權利(Native customary rights),故他們便能在居住地種植棕櫚油,使經濟和生活得以安定發展。
儘管偶爾政府會通過一些政治代表向拉吉布族提供農業上的援助,但族內的基本設施及經濟發展機會仍然缺乏。
早於一九二○年代初,拉吉布族當中曾有基督徒,那些基督徒被要求搬離村莊,到其他的馬來村落居住。他們當中亦曾有天主教教徒。但現在他們差不多所有族人都是穆斯林,有少數人崇拜精靈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