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都因人(Bedouins)傳統上過著遊牧生活,分散在廣大地區,從波斯灣(Persian Gulf)到大西洋(Atlantic Ocean),從土耳其(Turkey)邊界到也門(Yemen)。貝都因這名稱來自阿拉伯字佰杜(bedu),意思是「沙漠居民」。估計貝都因遊牧民族佔中東人口約十份之一。
一百六十一萬四千德乍康特族(Tajakant)在阿爾及利亞(Algeria)生活,佔該國人口百份之四。部落原是徹頭徹尾的遊牧民族,但近年政府利用服務及就業承諾吸引很多人進城生活。
除了極少數的基督徒,整個部落是遜尼派(Sunni)穆斯林。在城市裡,強大的軍事力量威脅著向德乍康特族傳福音的人。九成帶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均面臨失業,因此基督教微型企業組織嘗試為信徒提供工作。
貝都因人的生活一般都靠畜牧,牧放駱駝、綿羊、山羊和牛群。取決於放牧條件,通常按季節遷移。冬天陣雨較多,他們便進入沙漠深處。炎熱乾燥的夏季就在安全的水源週圍紮營。貝都因人的傳統食品是乳製品和肉類。他們出售和交換產品,來獲取農業食品。貝都因人定位於部落和家庭成員的身分上,基於血統和專業分成社會階層。
傳統貝都因人的家──帳篷被窗簾分成三個部份:男性區、家屬區及廚房。在男性區,客人都圍繞爐邊,主人在火上準備咖啡。這就是貝都因社會生活的中心。茶是迎賓飲料;一般都在飯後準備咖啡,也是客人離開之前的最後飲料。侍候食物和飲料代表主人的盛情款待。男人晚上交換新聞、聊部落其他重要事項之外也討論所飼養動物諸事。一簾相隔,女性不僅帶孩子、做飯,也要牧羊、擠奶、紡紗、裁衣裝、編織帳篷布料。婦女帶著孩子聚集在家屬區和廚房裡為雲集的賓客烤麵包,準備大米飯和羊肉晚餐。
在男性聚會中,常由一人背誦詩歌或唱歌,因為歷史上,詩歌一直是貝都因人的核心文化表達形式。伊斯蘭早期歷史中,貝都因人的詩歌代表著文學成就以及阿拉伯語的理想標準。
貝都因人的社會有嚴格的信譽法規,指導所有成員執行正確的行為,這也包括兒童在內。由於生活方式嚴謹,孩子在家中要承擔相當多的責任。雖然現代化為貝都因人的生活帶來一點改變,但重點仍放在教導孩子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並不認為現代科技的進步對兒童教育是重要的。
現代社會使要求嚴格並且具有高危險性的傳統貝都因人生活方式失去吸引力,許多部落都在城市定居。經常看到貝都因青年建房居住,父母卻在家居庭園裡搭起帳幕,開心生活終老。政府很想規範遊牧生活方式,如此才有利於稅收;政府在城市環境裡為人提供服務也最有效。
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在貝都因部落古萊氏(Quraish)出生長大。最早皈信伊斯蘭教的人來自貝都因部落,住在麥加(Mecca)附近。由此,伊斯蘭教深深扎根於貝都因文化之中。總的來說貝都因人是伊斯蘭信徒的代名詞。祈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由於沙漠中沒有正式的清真寺,他們就地祈禱,面對麥加並用清水執行洗滌儀式。因為水不易得,他們就以沙代水「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