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人遍佈整個亞洲東南部,但大多數馬來人仍是居於馬來西亞國內。西元五世紀時,馬來人與其他東南亞洲國家、華南地區及印度西北部之間的貿易漸頻,馬來人開始散居各地。馬來人除了因貿易活動而散居,在十七世紀,也有一些貧窮的馬來人被運送到其他國家當奴隸,也有政治流亡者。馬來人散居的主要國家包括印尼、 汶萊、 新加坡和泰國。
直至今天,在柬埔寨有大約一萬五千名馬來人在當地生活。
馬來人身份有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嚴格遵守伊斯蘭信仰,以及不論他們身處何方都慣常用馬來語。
馬來人傳統家庭很大,通常幾代人居住在一起。婚姻傳統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雖然根據伊斯蘭律法,男性可以迎娶四位妻子,但一般的家庭都是一夫一妻。雖然馬來社會經歷了社會和政治變化的進程,馬來人仍然重視傳統的家庭觀念。諷刺的是,近年他們的離婚問題愈來愈嚴重。
傳統上馬來人的社會組織帶有封建制的色彩,貴族平民之間界限分明。現在貴族已由議會及其他民選機構指派的官員所替代,但階級區別仍很顯著。在外國的馬來人社會組織較為鬆散,族人對民族的忠誠也開始沒有以往強烈,但他們仍然非常注重馬來文化及禮儀。
馬來西亞法律規定,馬來人都是穆斯林,所以馬來西亞人不吃豬肉、也不吃各種動物的血液和自然死亡的動物;馬來人不吸煙,認為左手不潔,拿東西時用右手,吃飯時也用右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會及高級餐館才用刀叉與匙進餐;馬來人還忌諱摸頭及別人的背部,也不能用食指人;面對女士時,也不能先伸出手要求握手;到馬來人家拜訪時必須穿戴整齊,由於馬來人的內廳也用來祈禱,所以當到馬來人家中拜訪時穿的是拖鞋,要將拖鞋放到門外等。
大部分馬來人是農村人,即使生活在發達國家,他們仍喜歡聚居村莊的生活方式。許多在城市生活的馬來人會從事政府文員、 技術員、 工廠工人、 銷售人員或小商人等工作,也會製作傳統馬來工藝品。
伊斯蘭教在許多世紀以前由阿拉伯和印度商人帶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的國教。馬來人熱切地遵循伊斯蘭信仰。雖然對宗教虔誠的水準各有不同,但所有馬來人被視為伊斯蘭教徒。
馬來人遵循伊斯蘭教信仰,這已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部份。即使有馬來人不是全心依靠伊斯蘭信仰,他們也完全投入於穆斯林文化當中。然而,印度教在他們當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部份馬來人仍會實行其他傳統的宗教習俗,例如在婚禮上仍然充滿萬物有靈和印度教的特色。另外,部分馬來人仍會尋求巫師的祝福或治病。
馬來語的《聖經》全本翻譯於一九九六年完成,也有馬來語的福音廣播、〈耶穌傳〉電影及其他福音工具。可是,在柬埔寨,沒有已知的馬來人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