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華人教會的現狀、發展趨勢與挑戰,2016年在前任總幹事陳世欽牧師帶領下,世界華福中心委託亞旭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從二〇一六年一月至六月開展了「2016全球華人教會門訓與差傳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教會未來兩三年的資源投入比例當中,門徒訓練佔69%、《聖經》教導佔50%,但只有23%是用於海外差傳事工,跨文化的福音事工也只有 14%。除此以外,73%的教會表示會主辦或派會友參加外辦的門徒訓練課程,卻只有33%會參加差傳課程或研討會;而當被問及「門徒培訓對不同方面的影響」的時候,在已經有門徒訓練的教會當中,只有24%的教會會關注門訓對差傳的影響。
2023年中心再次進行新的宣教與門訓調研,在2016年的調查結果中繼續深究,希望瞭解全球華人牧者與領袖,在「門訓」和「宣教事工」對比其他事工的優先次序、參與的程度、態度和挑戰。此次仍然委託亞旭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透過網路問卷的形式,在2023年5月至8月蒐集到840份有效問卷,問卷樣本的國家分布數量如附圖1。這次的調查一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是對教會整體的狀況進行一般性的瞭解,過去七年的變動(特別經過疫情)帶來的影響。第二部份是針對教會對「宣教」議題和宣教士角色期待的看法,第三部份則是就教會的門訓材料、方式目標蒐集意見。
在前次調查中,「門訓」與「聖經教導」是大多數教會未來3年優先的事工,而「本地跨文化宣教」和「海外宣教」是排在最後位置。此次調查,「門訓」與「聖經教導」仍然佔居首位,不論是過去兩年,或是未來三年的事工目標,仍然以此為重。但是本地跨文化、海外跨文化的關注程度有明顯提升(請見附圖2)。在面臨的共同挑戰部份,居前兩位,超過69%的答題者認為「教會領袖不足」(缺乏信徒領袖、或領袖承擔力不足)、超過52%的答題者認為「會友靈命熱忱不足」。
關於宣教
「宣教事工在教會的重要性」,牧者與長執的共識,以及會眾的回應是決定性因素。教會參與宣教的方式,主要是透過奉獻、關懷宣教士、舉辦宣教年會或代禱為主,而短宣隊的型態,也增加了「訪宣」的類型,降低對長宣工場的打擾,也幫助對宣教有負擔的弟兄姊妹除了宣教課程以外,有親身走訪的機會。談到「阻礙」教會參與宣教的因素,超過50%的答題者認為信徒缺乏宣教的負擔與熱忱,且教會缺乏系統性方法來培訓、預備宣教士。這兩者其實是互為因果的。當信徒越能有系統的去認識宣教、也能透過禱告及接觸培養負擔及熱忱。
在此次調查中,超過80%的答題者認為「有明確的異象呼召」、「有門徒生活的實踐」與「屬靈成熟度」是「宣教士」的必備條件,但這幾項卻是在評估上最容易受主觀感受影響,值得深思。另外接近80%的答題者認為自己所屬教會願意在財務上支持的宣教士,還是以「拓荒植堂」為最主要的類型。近年來頗受重視的雙職事奉者(透過自身專業和職業進入工場宣教,如醫療、農業、藝術等),也有超過一半的教會願意支持(65%)。
疫情帶來的最大影響,是43%的教會開始或更加看重本地社區福音事工(向本地同文化群體傳福音)。而雖然95%的教會都認同「本地跨文化事工是地方堂會參與普世宣教的基本行動」,但僅有41%的教會有投入向「不同文化或種族的本地公民」傳福音,沒有投入的約37%的教會則可能因為教會內部缺乏共識而導致難以推動(43%)、或因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帶來的困難而難以跨越接觸(29%)。
關於門訓
大部份教會透過成人主日學/裝備課程(75%)或主日崇拜(65%)進行門訓,希望透過門訓帶來生命、思維、行動上的改變作主門徒。而在門訓選用的教材,則偏向關係導向的或者自編的教材應用(52%),查經應用型態的門訓教材也有26%的教會選用,但是選用宣教導向的教材(如Kairos 把握時機、N─Vision挑戰視野、宣教心視野/展望課程等)為門訓材料的教會僅佔7%,值得留意。超過60%的答題者認為至少有穩定的靈修禱告生活和職場與家庭中的見證,對福音有清楚的認識與穩定的聚會,是「門訓是否有效」的評估標準。